2025年,湖北省武漢市聚焦提升支點生態承載力,以口袋公園建設為抓手,全力推進生態惠民工程,全年計劃完成建設、提升口袋公園120個。截至目前,已完成建設、提升口袋公園70個,實現時間過半、任務超半。
規劃引領,科學布局。結合武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生態空間和綠地系統規劃等規劃實施,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入園”目標,指導各區充分利用城中村拆遷地、小微綠地、城市邊角地、閑置地等,積極推進口袋公園建設。堅持因地制宜、因形就勢,結合區域特點和人群需求,打造類型多元、景觀環境優美、文化內涵豐富的城市口袋公園。東湖高新區創新天地公園依托商業街區配套綠地,將園林、商業和文化融為一體,形成“公園里的商業、商業中的公園”,面向市民開放共享。
突出服務,打造精品。聚焦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重視口袋公園的實用性與適配性,通過精細化設計,讓方寸之地承載民生溫度。通過調研了解社區年齡結構與活動特征,針對性配置設施。比如,老舊社區側重適老化改造,增加無障礙通道、康體設施,新建社區則側重增加兒童游樂與社交空間。武漢市打造兒童友好公園經驗獲全國推廣,江漢區遠洋鯨奇兒童友好公園以“海洋”為特色主題,結合海浪、沙灘、鯨魚等景觀元素,精心設計兒童趣玩區,以及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滑板樂園、“鯨奇籃球”等運動區域,營造多元、包容、富有親和力的城市共享空間。堅持生態優先,優先選用鄉土植物降低維護成本,采用透水鋪裝、雨水花園等技術實現海綿化,避免過度硬化破壞生態。
強化督導,建管并重。深入開展口袋公園專項整治工作,對全市770個社區公園、口袋公園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排查出的2932個問題進行逐一分析,制定“一園一策”問題清單和責任清單,成立9個督導組,對照“兩個清單”,現場督辦銷號整改。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對各區整改情況“回頭看”。排查發現的問題已基本整改到位。制定并印發《武漢市社區公園和口袋公園管理辦法(試行)》及管養指南,推動真正實現“四有”(有標準、有人管、有經費、有督導)的長效管護機制。
下一步,武漢市園林林業部門將持續強化支點意識,辦好民生實事,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同時,全面加強已建成口袋公園的精細化、常態化養護管理,不斷鞏固和提升建設成效,讓市民從支點建設的實踐成果中感受到更多的綠色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