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各層級海洋保護地管理能力,6月20日至24日,全國海洋自然保護地培訓班在山東煙臺舉辦,來自全國11個沿海省份省級林草主管部門、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和GEF河口項目相關單位的約100名代表參加培訓。
培訓由FAO-GEF“中國典型河口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和保護區網絡化示范項目”主辦,通過專題講座和實地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對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進行政策解讀,深入探討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與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社區參與海洋保護地管理和建設、海洋戰略與國際公海自然保護地發展策略、海洋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監測以及海洋生物多樣性視角下的海洋生物資源保護與高值化利用等相關主題,旨在幫助學員解決在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方面的各種問題,加強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地的監測、監管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
FAO-GEF“中國典型河口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和保護區網絡化示范項目”是由全球環境基金出資、聯合國糧農組織為執行伙伴的國際合作項目,2018年機構改革后由國家林草局保護地司負責執行管理,現由國家林草局林草調查規劃院負責具體實施工作。項目啟動以來,在保護地協調、信息共享、河口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能力建設和科普宣教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為珠江口生物多樣性保護、黃河三角洲國家公園候選區建設以及黃河口生態修復等提供了技術支撐。 (孫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