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通報2024年全區油茶產量測定結果。據測算,2024年廣西油茶鮮果總產量275.30萬噸,折合茶籽總產量66.63萬噸、茶油產量17.64萬噸,同比增長44.56%、26.65%。
2024年廣西實地測定982片油茶林分,平均鮮果畝產量336.14公斤,平均干出籽率23.36%、干籽含油率28.12%,折算平均畝產茶油22.08公斤,同比增長18.14%。其中,有26片鮮果畝產量超過1噸,較2023年增加了9片。
測產覆蓋面廣 林分類型多樣
2024年廣西油茶產量調查測產林分覆蓋面廣,具有普遍代表性。本次測定覆蓋除北海市外的其他13個設區市68個縣(市、區)和國有高峰林場等8個單位。測產涉及2021年及以前種植的油茶林分共982片,測產林分總面積22.08萬畝。測產林分涉及岑軟系列、湘林系列、長林系列、三華系列等普通油茶良種林分534片,未知種源或本地種源林分396片,小果油茶實生林分36片,香花油茶良種林分16片。按照種植時間段劃分包括2009年及以前的林分322片、2010—2017年林分365片、2018—2021年林分214片。
良種表現突出 呈現三大優勢
良種林更早實。經調查,2018—2021年種植的良種油茶林已進入試產期,試產期平均鮮果產量達到210.21公斤/畝,相較于非良種種植試產期提前2~3年。其中,同期香花油茶良種林初果期平均鮮果產量更是達到495.98公斤/畝。良種林更豐產。經對687片已進入達產期且未實施過低產林改造的油茶林測算,平均畝產鮮果386.63公斤。其中,2009年以前和2010—2017年種植的岑軟系列等良種油茶林,平均鮮果產量分別達到482.31公斤/畝和450.45公斤/畝,相較同期非良種油茶林分別提高了48.96%和23.00%。良種林更穩產。2017年及以前種植已進入豐產期的岑軟系列等良種油茶林,經2022—2024年連續三年測產,鮮果畝產量均在400公斤/畝以上,平均鮮果產量達437.89公斤/畝,相較同期非良種油茶林提高了32%。
低改效果顯著 產量可達預期
測定結果顯示,只要低產林改造措施到位,大部分油茶林均能達到畝產茶油20kg以上的目標。賀州、百色、柳州等7個設區市21個縣(市、區)和2家區直國有林場81片實施過低產林改造的油茶林測產顯示,平均鮮果產量為364.08公斤/畝,較2022年、2023年同比分別增產11.61%和6.36%。其中,非良種種源低產林改造油茶林鮮果均產271.87公斤/畝,良種種源低產林改造油茶林鮮果均產520.82公斤/畝。另外,鮮果產量超過333公斤/畝的低產林改造林分有38片,占比46.91%。
良種大苗造林 投產早成效好
2018年廣西實施油茶“雙千”計劃以來,大力推行良種大苗造林。良種大苗造林成活率高、成型快、撫育少、結果早,一般種植2年可結果,第4年開始投產有收入,可提前進入試產期,且產量提升成效明顯。經測定,2018年實施的良種大苗造林,平均鮮果產量達到311.66公斤/畝,比小苗造林產量高12.64%;2019年實施的良種大苗造林,平均鮮果產量達到191.21公斤/畝,比小苗造林產量高13.92%;2020—2021年實施的良種大苗造林,平均鮮果產量達到144.27公斤/畝,比小苗造林產量高8.92%。
桂北引種香花 試種初見成效
香花油茶作為廣西選育的優良品種,具有早實、豐產、抗逆性強等特點。2024年,南寧、來賓、百色、桂林、貴港、欽州、玉林7個設區市的16片香花油茶林平均畝產鮮果486.04公斤,明顯高于其他油茶品種。但過去選育的良種,主要適生區域在北回歸線以南地區。近年來,廣西組織在桂北地區開展試種試驗。2024年,首次對香花油茶桂北引種試驗的桂林市靈川縣區域試驗點進行產量測定,結果顯示種植滿5年的香花油茶“義燕”無性系鮮果產量達到448.15公斤/畝,表現出較好的早實豐產特性,后續經有關技術部門進一步加強系統性監測,有望盡快推出適宜桂北地區種植的香花油茶良種。(郭大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