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融媒體行動“美麗中國 四季行歌”之《綠水青山的中國》,繼續帶您賞大地美景,看美麗中國。太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湖泊水體,也是沿岸城市的主要飲用水源地。太湖曾因藍藻暴發陷入生態困境,經過多年治理,如今濕地環湖,水草豐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江蘇宜興位于太湖西岸,太湖之濱蘆葦蕩延伸入天際線,岸上筆直的防護林郁郁蔥蔥。在雙橋港濕地,水下的植物清晰可見,猶如水下森林,吸引市民游客放松休閑。
這片濕地不僅貢獻了美麗的景觀,還對提升太湖水質有很大幫助。作為上游水流入太湖的最后幾十米,濕地的氮磷攔截系統有著過濾、阻攔藍藻暴發的重要作用。
在太湖東岸的蘇州市,今年以來,生態環境部門監測發現,蘇州吳中區金庭鎮太湖生態島周圍的水域,野生荇菜的面積顯著增加。《詩經·周南·關雎》中“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的景象出現在太湖之濱。
太湖生態島核心島嶼西山島,有“太湖綠肺”之稱。當地鼓勵居民用電能替代傳統化石能源,低排放帶來的“高顏值”,帶動了當地的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春有春茶、夏有枇杷、楊梅,有些宕口、荒坡植被生態修復后建設了游樂設施,成了親子游的好去處。
如今,無錫與蘇州間的“太湖攬勝”游輪重啟,紅嘴鷗翩翩伴飛。良好的水質和生態鏈,不僅吸引了游人,也吸引了候鳥前來打卡。
近年來,江蘇沿湖各地堅持問題導向標本兼治,加快產業轉型步伐,守護一湖碧水。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太湖安全度夏應急防控工作協調力度,強化水質藻情監測預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確保“十四五”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