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19日,全國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培訓班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辦。會上,廣東作松材線蟲病防控實踐經驗交流分享。
廣東作為林業大省,始終堅持造林與護林并重,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總目標,凝聚防控合力,將加強林業領域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健全有害生物監測預防體系、加大松材線蟲病及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力度作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重要保障。通過林長履職持續高位部署推動,建立起防治資金投入層級制、防治成效年度考核制,促使各地切實扛起防控責任,持之以恒落實各項防治措施。
自2021年以來,廣東累計減少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109.36萬畝,成功拔除縣級疫區4個、鎮級疫點86個,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縣級疫區、鎮級疫點、發生面積控制目標任務,有力地筑牢了生物生態安全底線,守護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成果。
在創新管理模式上,廣東以法規制度不斷健全防控體系,采取產、學、研、用相結合,深化區域聯防聯治和部門協作,進一步完善政府、部門、社會化防治多方責、權、利明晰的防治績效承包機制和質量管理體系,推動防治履責法制化、規范化、信息化。同時,廣東還采取科學精準高效的防控措施,縱深推進松材線蟲病、互花米草、薇甘菊、紅火蟻等防控行動,堅持預防為主、治理為要、監管為重,落實控增量、減存量、防變量。
目前,廣東已設立4個省級松材線蟲病樣品檢測鑒定中心,建成16個省級松材線蟲病綜合治理技術集成區,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及新發疫情應急處置制度,完成近4000萬畝松林每2月一次的日常監測和每年一次的專項普查,積極推廣應用松材線蟲病精準化監管平臺,實現全省發生、防治小班落地上圖,錄入率100%。
廣東省將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補短板、強弱項,統籌低質低效染疫松林優化,探索松材線蟲病綜合治理模式,推動形成省級共商、市級協作、縣級聯動的多層級聯防聯治體系,鞏固好“十四五”攻堅行動成果,確保打贏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戰。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