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成人精品a∨在线观看_精品国产1区二区_欧美国产国产综合_亚洲国产欧美在线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林草新聞 > 林場種苗 > 種質資源

甘肅省逐步推動草種業數字化認證

2025-06-20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分享到:

讓每一粒種子擁有獨特的“身份證”

——甘肅省逐步推動草種業數字化認證

在甘肅省定西市的“草紅1號”紅豆草原種繁育基地,技術人員用手機掃描草種包裝袋上的二維碼后,屏幕上便顯示出編號、品種、生產單位、質檢報告等六大類20余項追蹤信息。通過這些信息,人們可以了解這袋草種的成長歷程。

2024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確定甘肅省為全國省級草種認證試點省份。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統籌部署,印發草種質量追溯管理專項通知,確定在隴中黃土高原、河西走廊等重點區域選取數家企業開展三級認證試點,對申報省級審定的草品種啟動了原原種追溯認證,讓每一粒種子擁有獨特的“身份證”。

長期以來,我國草種市場存在質量監管乏力、品種概念模糊、種源追溯困難等問題,嚴重制約著草種業的健康發展。

2017年,甘肅省草原技術推廣總站率先開啟草種質量追溯管理路徑的探索實踐。經過8年的不斷探索和完善,逐步推動草種業邁入認證時代,激活草種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為突破行業發展瓶頸提供了“甘肅模式”。

紅豆草良種繁育田田間檢測。王慧慧攝

建立三級質量追溯體系。試點階段,對用于草種田建植的種子(品種)世代來源、建植地點、隔離情況、播種、田間管理和種子收獲、加工等關鍵環節進行監測,建立原原種、原種和良種三級質量追溯體系,明確各層級技術指標與評審流程,以及草種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技術要求、體系架構、品種范圍、申請主體、操作流程等核心內容。從頂層設計層面構建起覆蓋草種質量追溯全鏈條的標準化框架,確保各環節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推動草種質量追溯管理規范化。

種子發芽率測定。譚立偉攝

構建全流程追溯體系。甘肅省草原站牽頭,聯合蘭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高校的科研力量,依托省級重大科技專項,開展草種認證技術攻關和機制探索。團隊圍繞親本溯源、田間種植、收獲清選、加工包裝等草種生產環節,構建全流程追溯體系,形成認證技術閉環,并同步完善認證流程與田間檢驗標準,實現“繁育主體+品種+繁育田+質檢報告”的“一碼”身份證。

“草紅1號”紅豆草帶莢種子。李德明攝

開發數字化管理系統。省草原站依托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開發草種繁育信息管理系統。系統搭建六大核心模塊,其中草種質量追溯信息管理模塊融合全流程認證業務,覆蓋從申請提交至結果反饋。近年來,省草原站先后完成11個原原種、8個原種和4個良種的認證試點,涉及“草紅1號”紅豆草、“草野1號”野燕麥、“甘引1號”黑麥、“甘農9號”紫花苜蓿、“騰格里”牛枝子、“騰格里”白沙蒿等飼草和生態草類草種,試點認證面積近5000畝。2025年,在甘南州國土綠化生態建設項目中,部分認證草種將投入使用。

構建“4+3”協同模式。在試點推進過程中,甘肅逐步探索構建起總站統籌、市縣聯動、專家支撐、省級審批協同機制。市縣林草技術推廣部門負責生產全流程實地監測與數據采集,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專家團隊提供全程技術指導,省級主管部門最終審批認證結果,確保認證科學規范、嚴謹高效。同時,建立“生產企業+監管部門+用戶”三方聯動的草種質量追溯機制,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每一批次通過質量認證的草種配備獨一無二的電子身份標識,構建起草種生產、加工、包裝、倉儲、運輸、銷售的全流程監督體系。

下一步,甘肅省將以草種認證為支點,撬動草種業質量變革,以更高標準推進草種質量追溯管理。嚴格把控草種市場準入,依托認證體系精準評估質量,通過政策引導實現優質草種優先流通,凈化市場環境。深化與地方部門、企業的合作,整合資源、優化流程,持續完善認證技術細節。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草種質量追溯“甘肅模式”,讓草種市場實現從種源模糊到全程可溯、從價格混戰到質量競爭。(張榕 付萍 武慧娟 張亞楠

【糾錯】
無障礙
搜 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南丹县| 文昌市| 仲巴县| 五大连池市| 贵港市| 乌什县| 顺义区| 小金县| 观塘区| 新干县| 达孜县| 宁明县| 娱乐| 瑞昌市| 九龙城区| 临汾市| 响水县| 沙洋县| 越西县| 宾阳县| 德化县| 秭归县| 荣昌县| 大洼县| 眉山市| 洛扎县| 舟曲县| 舒兰市| 尼木县| 沂源县| 开封县| 玉树县| 乐至县| 四子王旗| 闽侯县| 宿松县| 巴中市| 伊宁县| 阿克苏市|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