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成人精品a∨在线观看_精品国产1区二区_欧美国产国产综合_亚洲国产欧美在线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林草新聞 > 動態

三北精神 | 太皇山的綠

2025-07-11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分享到:

太皇山是陜西省吳起縣鐵邊城附近的一座小山,但卻是方圓幾十里最高的一座山。站在這里,附近幾十里大大小小的山包盡收眼底,只見山連著山、山套著山,連綿不斷,蒼茫曠遠。

正是初夏,我們開車沿土路直接上到山頂,搭眼從這里遠望,只見遠近一片綠色,郁郁蔥蔥,一些村民屋舍掩映在綠樹中間。近看,滿山遍布著油松、側柏、山桃與山杏樹,間或夾雜著一些檸條,每一棵樹都長得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給這陜北的山梁溝峁平添了一份綠油油的生機。

“這些山你現在看到全是綠的,全栽上了樹,但過去可不是這樣的,都是光禿禿的。”李樹和說。

李樹和栽的樹已經結果

“我是在這個地方長大的。原先,不要說有樹啦,連草也沒有,光禿禿的荒山荒坡、荒溝荒洼,一到春天,風一吹,黃土沙塵,連人都看不到,更別說植樹造林了。”

“那你咋會想到植樹的呢?”我問他。

李樹和告訴我,他早年是生意人,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機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很是賺了一筆錢。但是在“三北”防護林三期工程實施期間,國家大力提倡生態經濟型防護林建設,放開了林種樹種限制,允許營造經濟林,相應的,吳起縣也出臺了一些政策。他當時聽到這些以后,就有過在家鄉進行大規模植樹造林的念頭。但促使他真正下決心造林的是另外一件事。2013年,村里一位本家去世了,他回家參加葬禮。但就在老人埋進黃土的一瞬間,他忽然萌生了一個想法,他覺得人活一輩子不過如此,最后埋進黃土,沒了聲息。而自己呢,目前還有一點能力,那么,能不能干點什么事,給子孫后代留個“念想”呢?“我當時想到的這個念想就是植樹造林,讓附近的山山峁峁都坡上綠裝,徹底改變村子面貌,改變這里的自然環境。”

“當時我在想到這些時,眼前甚至出現了一幅綠油油的喜人場景,感覺到全村都成了綠色。”他笑著說道。

但是,現實卻是極為殘酷的,李樹和的家鄉李臺子村地處吳起與定邊交界的毛烏素沙漠邊緣,自然條件極度惡劣,常年干旱少雨、災害頻發,村民為了生計,大多數外出打工,曾經400多人的村子只剩下幾十個老弱病殘。再加上那個時候水路不通,栽樹自然相當困難。

李樹和是村里的能人。他做生意這些年,時刻不忘眾鄉親,村里只要誰家有困難了,只要開口,他就沒有不答應的。時間長了,他給村里人留下個好印象,有什么事大家都愛跟他說,他有什么事也愛和鄉親們叨叨。

但是,當鄉親們聽到他有植樹造林這個想法的時候,都表示反對。大家認為在李臺子村造林是個出力不討好的事,即使造了林也不得活,勸他別費那個事。再說當年他已是近60歲的人了,有點積蓄,應該游山玩水、盡情享受生活才對,何苦弄造林這事?

但當時的李樹和鐵了心,他不顧一眾親朋反對,說干就干。2015年,在當時縣里實施的政策支持下,他一次性流轉全村退耕地、“四荒地”和溝洼地2.5萬畝,個人承包12年。他發誓要用6年的時間把樹全栽上,把村子變成綠色,給子孫后代留個全新的李臺子村。他注冊成立了樹和家庭林場有限責任公司。從此,他從一個生意人變成了一名“專職”種樹人。

成立公司后,村子留守的群眾就成了他公司的工人,他每天和大家一起上山、爬坡、背樹苗、擔水、澆樹,帶領群眾上山植樹造林。

可是,李樹和的這份造林熱情卻被潑了一盆涼水。2015年到2016年,由于吳起縣連續兩年干旱少雨,他栽種的上萬畝油松全部枯死,損失高達200萬元。這兩年的所有投資全部打了水漂。

這些困難沒有嚇倒李樹和,他及時總結經驗,修建了蓄水池,接通了高壓電。同時,他多方奔走,聘請林業、農業、氣象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實地考察,總結經驗教訓。最終,在專家的建議下,他選擇了最適宜當地氣候條件和適宜環境的山桃、扁桃、山杏、檸條等經濟林作物開始進行大面積種植。到了這個時候,他的綠化之路也開始由原來的盲目熱情走向規范,變得更加成熟。

就這樣,他一干就是6年,在這6年期間,他和村里50多戶群眾建立了合作勞務關系,他帶領他們植樹,同時付給他們勞務費。6年過去了,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給全村的山山洼洼披上了綠裝。6年間,他共造林2.5萬畝,其中,景觀林占75%,經濟林占25%。期間,他賣苗木、平坡地、發勞務,累計投資600多萬元。

綠色滿坡

6年的時間,當初栽的那些易成活的山桃、山杏轉眼間就長大了。它們一到春天,就綻放新綠,開出滿眼的碎花。到了秋天,這些山杏、山桃的累累果實掛滿了樹枝。這時,村里群眾都會爭先恐后地去撿山桃、山杏,然后賣給藥材收購商。

在交談中我們了解到:李樹和與村民簽訂的協議規定:承包12年內,家庭林場的林木和效益歸李樹和所有,合同到期后所有林木及收入按照林地權屬關系,無償歸村民所有。按照這份合同,12年以后,村民個個就有了自己的收入來源,有了自己致富的金鑰匙。按目前的市場價格,村里群眾每年單就山桃、山杏這一項,每畝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村里一些群眾僅此一項收入就可達萬元。

為了帶動村經濟,李樹和還率先在向陽平緩的地方建了300畝蘋果園。那天我們經過他的蘋果園,十幾名工人正忙著在果園里干活。李樹和對我說:“這里的人沒有種蘋果的習慣,我先種一些,給村民們帶個頭。讓他們看看究竟如何。”他樂呵呵地說。

我順便攔住了一位工人,跟他聊天,一問才知道他姓劉,已跟著李樹和植樹多年了,單是每年的勞務費他都掙了不少錢哩。說起李樹和,他笑著對我說:“李樹和常和我們開玩笑,說看著今天是我們給他打工,其實他是給我們打工哩,現在植樹10年了,再過2年,樹都成我們自個的了,收入也都是我們的。”說著他笑了,看來這位姓劉的老漢已經在憧憬自己家以后的好生活了。

在李樹和的帶動下,許多當地的群眾也加入植樹造林的大軍當中,至少在吳起縣鐵邊城鎮就建起了4個家庭林場,目前已帶動群眾完成造林面積8萬多畝。可以說,我們站在太皇山頂上所看到的這滿眼的綠色,其中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李樹和用自己的行動,為李臺子村筑起了一道綠色屏障,為村中的百姓開拓了一條致富之路。也正是李樹和他們在山梁溝峁植起的這一棵棵樹,在黃土地釀造的這一眼眼綠,才為中國筑起了一道綠色屏障,筑起了一道銅墻鐵壁,為人們抵擋著風沙的侵害,改善著生態環境。

此刻,太陽就要落山了,我們準備下山。這時,我發現,就在我們身旁,就在太皇山頂,有一處通信設施,外圍磚砌的白墻上,刷著幾個紅色的大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太陽斜射過來,幾個字熠熠生輝,格外醒目。(侯波/文 李樹和/供圖

【糾錯】
無障礙
搜 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道真| 洪湖市| 蒲江县| 巴彦淖尔市| 张家口市| 德化县| 宜川县| 天水市| 威远县| 巩留县| 弥渡县| 新竹县| 洪湖市| 工布江达县| 颍上县| 巴林右旗| 长治市| 汉阴县| 清徐县| 辽中县| 乐陵市| 延川县| 涟水县| 多伦县| 中方县| 靖边县| 苍山县| 游戏| 台东市| 江孜县| 台东县| 莎车县| 修文县| 太保市| 平阴县| 惠安县| 改则县| 温宿县| 沙河市|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