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林業局針對大興安嶺國有林區技術需求,在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十八站林業局十八站林場實施的“基于林下生境的耐寒牧草品種篩選與種植技術推廣示范”林草科技推廣示范項目獲得成功。
該項目通過將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江蘇省農科院等牧草團隊收集選育的特異抗寒牧草品種或新品系在大興安嶺林緣種植,篩選出耐極寒的優質高產品種,并同步開展耐寒栽培管理技術研究。2024年,項目組在十八站林場建立10余公頃示范基地,示范種植了梯牧草、無芒雀麥、紫花苜蓿、聚合草、串葉松香草、菊苣、蘇牧3號蘇丹草擬高粱雜交種、高丹草等10余個草種,并多次赴當地開展科技服務、提供技術指導。
示范基地種植的草種越冬率達100%。在不施肥條件下,梯牧草每公頃鮮草產量近2萬公斤、干草產量3494公斤;無芒雀麥每公頃鮮草產量超1萬公斤、干草產量2148公斤。第一茬收獲的梯牧草干草產量每公頃近3500公斤,創下大興安嶺地區牧草產量紀錄,按目前市場價格每公斤30元計算,畝產值可達6988元。 (程祎 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