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科院生態所荒漠化中心長期受中國防治荒漠化協調小組(下稱“協調小組”,對外稱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中國執行委員會)委托,負責編寫我國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專題數據報告(下稱“國家報告”)。最早編寫工作可以追溯到2010年,目前已連續五次完成國家報告編寫工作。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下稱《公約》)是“里約三公約”之一。中國政府自加入《公約》以來,一直在“協調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履約工作。隨著國家機構的不斷調整優化,2022年1月,“協調小組”成員單位也進行了調整,確定了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以及外交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17個部委和單位的相關領導任協調小組成員。履約辦公室設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2022年6月,中國林科院生態所荒漠化中心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委托,開展2022年中國履約國家報告編制工作。荒漠化中心積極組織專家成立了國家報告工作組,由生態所副所長盧琦擔任組長,成員共9人。工作組主要職責為對接荒漠化司委托任務,匯總和整理協調小組成員單位以及荒漠化相關省份提交的數據和資料,根據《公約》國家報告系統的具體要求進行計算和評估分析,最終完成國家報告的編寫任務,并協助荒漠化司在國家報告填報系統上提交。
2023年2月1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荒漠化司組織了國家報告專家評審會,邀請了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國家鄉村振興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專家參加評審。專家們一致認為國家報告內容系統全面,數據權威可靠,客觀反映了我國在荒漠化防治方面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展現了中國認真履約的大國形象。國家報告經由外交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十七個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審核與認定,已于3月初提交至《公約》秘書處。工作組圓滿完成國家報告編寫任務。
荒漠化防治是關系人類永續發展的偉大事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作為《公約》締約方之一,中國認真履行公約義務,荒漠化防治取得顯著成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高度評價中國的荒漠化防治成果:“中國率先在世界范圍內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雙縮減’,為全球實現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作出了巨大貢獻。”生態所荒漠化中心長期參與中國履約工作,履約專家團隊連續五次完成履約國家報告,既向國際社會展示了我國荒漠化防治成效,也為我國對接國際標準、履行國際義務,向全球推介荒漠化防治“中國經驗”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見證了中國在荒漠化防治國際舞臺樹立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履約路漫漫,生態所荒漠化中心在未來的工作中將繼續以高度的責任心精心組織、認真做好司局對接工作,時刻跟蹤履約熱點,圓滿完成國家林草局委托的各項任務,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更多貢獻。(王冬芳 包英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