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林草局印發《科技賦能“天府森林四庫”建設行動方案》,明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人才支撐為抓手,全力支撐和服務“天府森林四庫”建設,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林農增收。
《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培育突破性關鍵技術成果12項,遴選推廣良種、先進實用技術成果50項,制(修)訂地方標準6項,實施中央財政林草科技推廣項目50項,培育鄉土專家100名,培訓林農(牧民)6萬人次,各市(州)重點建設1—2個科技樣板,全省打造30個科技樣板。到2030年底,突破性技術成果增至20項,推廣技術成果80項,制修訂地方標準10項,實施推廣項目80項,培育鄉土專家150名,培訓林農(牧民)10萬人次,全省科技樣板達50個。
為實現以上目標,《方案》部署了5項具體行動。一是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行動,聚焦森林水源涵養、林糧高效生產、林竹綜合利用和碳匯能力提升等核心技術,通過“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模式,整合資源推動技術突破。二是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行動,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薦優秀成果申報國家林草科技推廣成果庫,推動成渝地區科技成果雙向轉移轉化,因地制宜打造“天府森林四庫”建設科技樣板。三是開展質量標準提升行動,完善林草地方標準體系,強化林產品質量監管,確保林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全省林草標準化建設和質量水平。四是開展科技下鄉服務行動,組建專家服務團,開展科技精準幫扶、實用技術培訓和科普活動,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五是開展平臺人才培育行動,加強林草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同時加強科研人才隊伍和基層人才力量建設,為“天府森林四庫”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張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