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三北”工程項目高位運轉、高質量運行、高效落地,近日,黑龍江林草系統相關單位和專家齊聚大慶市肇源縣,啟動“三北”工程草原保護修復項目技術交底和2025年大慶市肇源縣“三北”工程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草原項目簽約工作,標志著全球極寒蘇打鹽堿地治理的“中國方案”進入大規模落地應用階段。
近年來,大慶市下大力氣破解極寒之地蘇打鹽堿草原治理這一世界級難題,成功摸索并建立了適宜松嫩平原鹽堿化草原綜合治理的新技術體系,已在“三北”工程項目中得到大規模推廣和運用。
肇源縣“三北”工程草原保護修復項目采用“1+3+N”管理模式,即市級林草局統籌、3個縣區主體落實、N個專家團隊技術保障。項目團隊與縣級項目管理部門、施工企業協同,從作業設計“最初一公里”的高標準項目書編制,到實施過程中新技術體系應用的實地監督指導,再到“最后一公里”成效監測的嚴格把關,形成全流程管理。科研團隊、管理部門、施工單位各司其職,有效保障工程質量,為筑牢北方生態屏障貢獻草原力量,也為全國生態治理乃至全球極寒蘇打鹽堿地治理提供了可借鑒經驗。
大慶市林草局還在鹽堿化退化嚴重、水土流失重點區域建立鹽堿地治理示范區及試驗區,構建生態防護屏障,形成“科研-示范-推廣”的閉環,既能為大慶市實現“生態恢復與產業升級”雙重目標奠定基礎,也為全球極寒蘇打鹽堿地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2024年,以鹽堿化草原綜合治理模式為基礎,大慶市申請的“三北”工程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2025—2027年度)獲得支持,其中重度鹽堿化草原綜合治理面積3.65萬余畝。大慶市中重度鹽堿化草原治理示范項目成效顯著,構建了適用于松嫩平原的鹽堿化草原綜合治理新模式,探索出鹽堿化草原治理的突破路徑。
大慶市將以鹽堿化草原治理為重要抓手,全力打好 “三北” 工程攻堅戰,持續在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利用上謀改革、出實招、促發展,聚力改善草原生態系統質量,促進草牧業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為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貢獻草原力量。 (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