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錨定生態優先主線,踐行 “兩山” 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從生態、科技、種質多維度發力,加大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投入,著力提升草原質量,守護高寒草原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健康。
深化生態治理,厚植綠色本底。構建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草原生態修復項目資金3.77億元,系統實施人工種草、天然草原改良、鼠蟲害防控、圍欄封育等綜合治理措施,推動退化草原生態系統修復。截至目前,完成退化草原治理5.15萬畝,實施鼠害防治270萬畝。同時,以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治理為重點,廣泛開展全民種草行動,累計組織4000余人次、調配6臺大型機具,完成超2.5萬畝種植任務,播種垂穗披堿草43噸、老芒麥43噸、燕麥172噸。
深化科技融合,守護生態紅線。依托遙感衛星等前沿數據資源,構建“天空地一體化”智慧監測網絡,實現對草原資源全方位、動態化、精細化監測。截至目前,采取衛星遙感監測與地面實地核查相結合的方式,累計開展草原執法行動37輪次,出動107人次,成功發現并立案查處36起違法行為,已結案32起,涉及草原面積183.43 畝,處罰款36.54萬元,切實守護草原生態紅線。
深化種質創新,厚植種源優勢。著力推進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全州建成高寒高旱野生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點3處,野生草種質資源圃2處,區試站、原種繁育基地2個,鄉土草種基地1.2萬畝,收集保存超過10種(200余份)野生草種質資源。聚焦技術難題,投入50余萬元開展科研攻關,成功研發天然草原改良免耕補播小型機具和人工種草精量播種免耕補播機,實現草種用量減少20%,出苗率和成活率較人工撒播提高30%以上。(麥朵拉措)